你們知道嗎?肉骨茶這個名字是從馬來西亞傳來的,馬來語的發音叫做「BAK-KUT-TEH」這個名字,我就覺得超級親切,就像我們臺灣的小吃一樣!說起來,這「TEH」的發音,很像閩南語的「茶」。
這道菜不只是一道菜,它還代表了許多歷史和故事。像是潮州胡椒風味的白派肉骨茶,或是福建的黑派肉骨茶,都是由中國南方的移民帶到馬來西亞後,發揚光大的美食喔!
許多觀光客到大馬都特地品嚐那香香的肉骨茶。尤其帶有一點胡椒味,真的很下飯,
尤其當地人超級愛那個帶有藥香和肉香的湯,喝起來真的是一口接一口,根本停不下來啦!那麼,大家知道肉骨茶湯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嗎?
肉骨茶的由來
肉骨茶,這道美食真的和它的背後故事緊緊相連,有時候,一道料理的起源可以講述好多好多的故事。
說起來,肉骨茶這道菜真的很有趣!想像一下大大的帶骨豬肉,經過長時間的熬煮,再加上滿滿的胡椒調味,香氣四溢~
尤其肉骨茶中一定要有胡椒這個神奇的調料,不止我愛,古人也超愛的!它的起源可追溯到遠古的印度,然後慢慢的被帶到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。
而且喔,馬來半島上的很多勞動力移民,他們發明了肉骨茶這道料理,主要就是要補充體力,真的超有歷史感的一道菜呢!
在家自己做肉骨茶的方法
所需食材 (供2-4人份)
- 豬骨 300-500 克 (推薦使用黑毛豬,更有口感!)
- 豬五花肉 300-500 克
- 炸豆皮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- 貢丸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- 金針菇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- 肉骨茶湯料一份
- 水 300 毫升
- 一顆整蒜頭
- 小束香菜 (可依喜好選擇是否添加)
調味品
- 糖 (適量)
- 鹽 (適量)
- 白胡椒粉 (適量)
- 醬油一大匙
肉骨茶製作三大步驟
肉骨茶製作步驟1.
在鍋中加入冷水,將豬骨和豬肉放入後開火。當水滾後,關火並取出肉材沖冷水,備用。
請注意:開始煮煮之前請使用冷水哦!
肉骨茶製作步驟2.
在鍋中加入300毫升水、肉骨茶包、香菜和整蒜頭。當水滾後轉小火,慢煮約一小時。若使用電鍋,可直接燉煮一小時。
肉骨茶製作步驟3.
最後,加入自己喜歡的配料,像是貢丸、米血、豆皮和調味料,拌勻後再煮滾。熱騰騰的肉骨茶準備上桌,保證讓家人讚不絕口!
製作肉骨茶的偷吃步方法
簡單快速的美味—踏輕肉骨茶
踏輕肉骨茶是您追求效率與品質的首選。在現今忙碌的生活節奏中,許多人渴望能夠快速地準備出一道美味的佳肴。直接購買踏輕肉骨茶讓您不必花費大量時間去尋找和準備材料,只需按照簡單的步驟,即可輕鬆烹煮出傳統的馬來西亞風味。
保存完整的傳統風味
儘管您不需要自行準備繁瑣的材料,但踏輕肉骨茶依然保留了那獨特且令人懷念的傳統風味。選用上等的香料和優質的肉材,每一口都是一次味蕾的旅行,帶您回到那滿桌家鄉菜的溫馨時光。
輕鬆製作,享受家庭時光
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準備食材和調味料,這意味著您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與家人共度。購買踏輕肉骨茶,您只需花費短暫的時間就可以製作出一道美味的料理,留下更多的時間享受家庭的歡樂和溫馨。讓美食成為家人之間的紐帶,增強彼此的感情。
藝人推薦
食尚玩家也有特別報導踏輕肉骨茶喔
現代生活與肉骨茶的選擇:傳統製作與踏輕的便捷之道
在現今忙碌的都市生活中,每一分鐘都是金錢,每一刻都承載著我們的熱情與夢想。面對繁忙的日程,我們經常追求效率,而傳統的烹飪方式往往因為其繁瑣和耗時而被忽略。肉骨茶,這道深受喜愛的傳統料理,當然也不例外。
自己在家製作肉骨茶,確實帶有一種原始的滿足感。從選材到調味,每一步都體現了對家人和自己的愛。然而,這樣的烹飪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,而這兩者在現代社會中顯得尤為寶貴。
而踏輕肉骨茶,正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。它綜合了傳統的口味與現代的便捷,省去了調味和長時間熬煮的過程,但味道仍然不減當年。購買踏輕肉骨茶,不僅能讓我們在忙碌中迅速享受到這道美食,更代表著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時間,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。
總結來說,無論是自己製作還是選擇踏輕,都是對肉骨茶這道料理的一種愛。但在現代社會,效率和便利往往成為首選。踏輕肉骨茶,滿足了我們對傳統口味的追求,同時也適應了現代人的生活節奏,確實是現今最佳的選擇。
★遠東百貨-信義A13店★
📍地址: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
📍營業時間:平日11:00-21:30/假日:11:00-22:00
線上購物網站:
https://donzdonz.com/COMPLEX/PEPPERDUCK
南投肉骨茶中藥配方推薦在我們的生活中,許多傳統美食都因繁忙的都市生活而漸漸被邊緣化。然而,踏輕肉骨茶的出現為我們帶來了一線希望,重新喚醒了我們對這道傳統料理的愛與回憶。
踏輕肉骨茶不僅僅是一包速食,它是對傳統與現代生活的完美詮釋。在包裝裡,每一粒香料、每一塊肉骨,都蘊藏著獨特的風味和故事。當熱水注入,那濃郁的香氣瞬間充斥整個空間,仿佛帶領我們回到過去,重新體驗那家的味道、那憶的溫度。南投萬中肉骨茶湯料包推薦
而最重要的是,踏輕肉骨茶省去了繁瑣的製作過程,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輕鬆享受到這道傳統美食。它滿足了我們對於效率和便利的追求,同時也不忘初心,堅持傳統的味道。新竹肉骨茶包配方料理包推薦
所以,無論你是想快速享受一頓美味的午餐,還是渴望回憶起過去的美好時光,踏輕肉骨茶都是你的最佳選擇。現在就讓我們一起,帶著踏輕,重新找回那失落已久的味道,享受這份珍貴的時光。嘉義肉骨茶配方湯料包推薦
不忘初心,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文/紅連 壞境,是一個人適應社會的第一步,適者生存;職場,是從理想走向現實的基礎;時間,見證了能否鑄造一個不一樣的自己。很多時候,隨心奔走的路,波瀾起伏的路途,讓我們學會了勇敢面對,不忘初心,作真正的自己是內心的呼喚,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是自己所決定的。你想變得優秀,那么就該比別人努力;你想不渾渾噩噩度日,就該重拾信心,告訴自己前路依然會是鮮花與掌聲;用實際詮釋理想的自己! 一個人,一座城,開始了人生的征程;而現在的我,一個人,一座小鄉鎮,少了大城市的喧囂與繁華,少了行色匆匆的快節奏生活,少了城市職場中的明爭暗斗;但,卻多了內心的尋找的那份寧靜,多了一顆欣賞只有鄉下才具有的淳樸的氣息,多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和感……不是安于鄉下生活的平淡,而是在這樣的生活里,尋找最想變成的樣子,怎樣去堅持自己的夢想。 當初,我滿心歡喜的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入到自己認為的事業中,總以為付出與收獲總會形成正比時,其實不然,面對現實生活,有很多的無奈,有些許的無所適從,內心布滿了不知所措與驚慌,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……但,該面對的始終是逃避不了,生活畢竟是生活,不能活在想象的世界里,走出了編織的世界,依然可以看到碧空萬里,抬頭依然可以生活在雨過天晴的彩虹下,依然聽到的是歡快的交響曲。生活中,一切都沒有改變,不會因為我們任何一個人的需求而變化,不會眷顧任何人的想法,如同古往今來說的:地球不會因為少了你而停止轉動!同樣的,生活、工作也不會因為你而停滯不前,按照不變的規則在運轉。 準備兩個月的職場生活,感受頗多,收獲亦不少。不再是在糾結當初選擇的多措,不再是埋怨現實生活的困難與挫折,不再是沉浸在自我懷疑的審視h中……沒有一成不變的真理,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現實,但是只要不忘記初心,就有一成不變的理想。想成為怎樣的人,是支撐自己走下去的堅定力量。記得,無論遇到什么,最不能忘記的是最初的夢想與堅持…… 我們為什么要堅守理想 文/李治亞 最近教師的話題可謂層出不窮,在盛產高考狀元的甘肅會寧縣,去年11月份的警察招考中,大批教師自動離職,來當警察。還有好多老師,自動脫離教師這個職業,來到深圳廣州一些大城市去下海。不過也有些老實,在教師這個崗位上積極進取,甘愿清貧,是什么讓這些老師甘愿守住這一方凈土,來對教師這個職業不離不棄呢? 其一,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從農村走出去,看看這個世界。外面的世界很精彩,可有些農村孩子并不知道,他們中的很多學生很有潛質,可父母不知道,只希望孩子們能和自己一樣都不錯了,初中畢業就出外打工,不過老師能夠還原孩子的夢,老師們期望用自己的雙手托起孩子美好的明天。 其二,不愿意和外界人交流。相對于紛紛擾擾的花花世界,學校或許就是天然的桃花源。這里沒有太多的世俗,和孩子們在一起,有說不完的話題,只要每天一看到孩子們純真的笑臉,就有教下去的力量。 其三,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很單純。和學生們在一起久了,就能讓自己的世界變得很童真童趣。孩子的心靈永遠如甘泉一般清澈,這樣純凈的心,自然需要老師用高尚的愛去呵護。時間久了,老師和孩子的心靈一樣純凈,自然不愿去招惹那些世俗的是是非非。 其四,做老師做久了,我們還能出去干什么。老師做久了,就對這一行得心應手。備課、寫教案、照顧學生、找學生聊天,一切都是那么親切自然,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而其他行業自己不熟悉,盡管掙錢多,可是對于自己不熟悉的職業,還要摸索一定階段,再加上知識分子固有的清高,自然不想再去從事其他職業。 其五,做老師安靜,能踏踏實實做學問。教師行業中不乏優秀的詩人作家,他們能耐得住清貧,不僅自己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條,而且還能兼職干自己最喜歡的事業,沒事爬爬格子,編點文學劇本,既能陶冶自己的情操,又能賺取稿費,何樂而不為? 其六,能夠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。孩子是自己一生的財富,好多富翁腰纏萬貫,可對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教育。老師則不然,一年里有大量時間讀書,讀好書。在品讀書籍的同時,自己就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。不管是自己的,還是別人的,他們都是社會的。不求孩子考上北大清華,但起碼要讓孩子明白讀書的目的在于明是非知美丑,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 空閑的時候,和老師們閑聊,他們對老師這個行業一直看好。盡管工資不多,卻是太陽下最受人尊敬的職業,學生會用最美的語言去贊美,每逢教師節,每個老師臉上都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畢竟教師是春蠶,是蠟燭,人世間還有比這更美的職業嗎?古時候孔子就是一名老師,卻世世代代受那么多人尊敬,我們為什么不能堅守自己的理想,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呢?只要熱愛教師這個職業,就不會改行,因為這是我們的職業操守,和做人的做基本的素質。 我有一個理想 文/大齡小男 我有一個理想。 說實話,之前確定這個主題,并且決定寫下自己的想法的時候,猶豫了一會,我不敢寫,覺得這個主題比較大,自己現在也不小了,說這樣的話顯得可笑而幼稚。雖然自己到現在還沒有成家,但是很多事情不得不從實際去考慮,這樣的話再去想什么理想就顯得不是那么成熟了,雖然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確不是那么讓人滿意,至少從年齡的角度來看。 同時如果要寫的話,那么就要說到很多平時不會說出的話,自己的心里話,埋藏已久的話。 在想到這個主題后,腦海里出現的第一個畫面就是當年學習的一篇文章,叫做“我有一個夢想”,對于這篇文章,我想一般人都會知道是誰寫的,是的,就是馬丁路德金。當然,和他相比,我覺得我今天要寫的就顯得有點無病呻吟了,我也沒有他那么大的理想,我的想法,我的做法,也許從某種角度來看,是一種自我催眠,是對自己現在生活的不滿,是一種抱怨的心態。我的角度也只是自己獨自的角度,和馬丁路德金為他人奉獻的精神相比,我就是一個小丑。 在生活中有時候自己也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小丑,可是就算這樣,我還是要活著。可為什么活著?有時候真的沒有一個準確確定的答案,每個人的回答也會不一樣,或者說,活著就是活著,哪有那么多為什么。 小時候上學,就有要寫自己將來長大要成為什么樣的人的作文,只是那時候是那么的天真,覺得只要自己想,將來也許就會實現。可是現在呢,任何理想和現實相比,都是顯得那么蒼白無力,不得不妥協,不得不放棄。當然,在大毅力面前,失敗算什么,就是不斷的堅持,即使看不到希望也絕不放棄。可是,這樣決心的人有幾個?自己尋找吧,至少我知道現在的我不是。 說到理想,那么就不得不和自己當初的學業掛上鉤,是學業讓我有了做夢的翅膀,那學業結束了呢,或者消失中斷,怎么辦呢? 以前在學校上學,自己總是會有各種想法,總是會想自己出來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,可是看看自己現在的工作,真的是離了十萬八千里。我想當初自己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會進入現在這個行業,有時候真的會厭倦卻不得不繼續下去的工作。 我是復讀才考上的大學,當然,當初的自己并沒有花太多的心思在學習上,或者說自己的智商并不是很高,只能考上一個三流的大學,可是在哪個時候,在我生活的那個地方,已經顯得很是了不起了,父母還宴請了親戚鄰居。 只是后面的變化就顯得出人意料了,我退學了。 說到原因也是顯得可笑,就是父母打電話告訴我,說讓我不要讀書了,說讀書出來也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,然后多掙點錢,現在就有一個機會,出來就可以掙不少錢。當時的我并沒有接觸社會,顯得簡單幼稚。父母讓我讀書,我就讀了,讓我放棄,我就放棄了,我很沒有主見。然后我就退學了,什么都沒有學到,什么都沒有帶出來就赤裸裸的出來了。然后,就沒有然后了。 很顯然,我父母被騙了,然后我被他們騙了,然后,然后就這樣了。 我從學校出來后,自己就已經不小了,和那些很早就綴學出來打工的人相比,我在年紀上差了許多,經驗上自己就是一個白癡,所以,我失去了當初在學校得到的所有保護,和這個社會相比,自己是落后了,落了不止一步。 現在我在一家快餐連鎖店上班,工資不算很高,環境還可以,相比的話比較自由,工作時間基本上算是做五休二,當然,餐飲這個行業,需要時刻準備著加班。只是和自己心中的想法相比,自己還不是很滿意,很想做自己想做的事。 那么我想做什么呢? 前面說了這么多廢話,就是抱怨幾句,自己在路上也尋找了許久,自己現在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寫作。 也許你看到后會覺得可笑。這算什么? 是的,這不算什么,和那些已經走了很遠的人相比,我是那么的渺小,微不足道。 只是,我現在唯一喜歡的,想要做的就是寫作。 說這些也就是希望自己告訴自己,這不是什么大事,但確是很重要的事情。有時候自己也在想,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會,真的什么都不會。成了廢人一個,殘次品,淘汰了。 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東西阻礙了我,所以我來到這里,希望告訴自己,可以堅持,不是一時,而是一世。 我想對自己說,我有一個理想: 我想可以一輩子一直寫作。 沒有其它的因素,就是簡單的寫作。相對每天無聊重復的生活,每天的寫作也許會讓我更覺得自己是在活著。我喜歡這種感覺。 我有一個理想! 理想的窗口 文/于燕青 理想和夢想往往是受個人閱歷和視野影響的。小時候我閨蜜M家里的陽臺正對著本地衛生院的大門,我常去M的家里,常常和M坐在陽臺的長條椅子里,邊看風景邊說話。風景也就是這家衛生院的大門和門內的門診大院和大院之外的馬路,那時的馬路上很少有汽車,汽車也基本上都是附近軍營的,主要的風景當然還是衛生院的門診大院,大院并不大,也就三四百平方,能看到來去匆匆的白天鵝般飄逸的女醫生和護士們,M總是露出羨慕的眼神,說能當白衣天使最好了,也許那時穿上白大褂就已經成了我潛意識里的夢想。那個時候有工作不容易,M也常嘆氣說,沒有過硬的社會關系更是進不了醫院的。是的,M的家人五服之內連個當過班長的親戚也沒有。我是后來補員進的醫院,因為那時我父親的軍營里部隊子女招工就差一個名額,搞不好會打破頭的,于時我母親就內退讓我補員,這樣大家都圓滿。我母親是當老師的,那時候老師太苦了,于是我母親賭注發誓決不讓她的孩子去重蹈覆轍當老師。一定是潛意識的東西作祟,我來到了醫院。我膽子小,當醫生怕開刀,當然也當不了,當護士怕打針,想那藥房最好,文雅、干凈,知識豐富。你看那些藥有幾千種呀,單單能知道那些藥名就不得了。但是醫院領導并沒有安排我進藥房,也沒安排我當護士,而是讓我到了化驗室,那時候化驗室正缺人,化驗室領導三番五次到院領導那里要人。 化驗室里整天散發著來蘇爾味與血腥氣,還有糞便,尿液,痰液等排泄物的混合氣味。我們用白色武裝自己,白帽子、白口罩、白大褂。肉眼也是極易受欺騙的,這貌似潔凈、單純的顏色卻最能藏污納穢、最有城府。高倍顯微鏡讓我看見一個新奇的微觀世界。蛔蟲卵外緣像蕾絲花邊,鉤蟲卵玲瓏剔透,真菌、桿菌展開魔方般的結構……我們的身體也是由無數看不見的細胞組成,生命和盤托出,肉眼的有限也和盤托出,讓我看見肉眼看不見的東西的存在方式。 后來我還是報考了醫藥學校中藥劑專業。我畢業時,本科畢業生亦是比比皆是,自知中專文憑在醫院不好混,后來到了醫藥站,到了能考執業藥師的年限了,看著那十幾本書摞成的一堆應試材料,考試的激情早已疲軟,何況不年輕了,心想到了本應是刀槍入庫、馬放南山,輕松一點的年齡。當我疑惑地看著我們單位五十好幾的一位中層干部,從執業藥師應試材料堆里抬起疲憊的老臉來,就把本該安慰自己的話對他說了:考執業藥師有什么用?考上了又能干嗎?對天發誓,我絕非信口雌黃。那時候執業藥師啥好處也沒有,有的每年還得自負七八百元的繼續教育費。到時在我看來執業藥師就一雞肋。那位中層干部越過老花鏡的上框看了我一會說:不考又能干嗎?不考又有什么用? 我回去一琢磨,也是。假如考了不能干嗎,那么不考就更不能干嗎。兩相比較考總比不考的強。這么琢磨著就去考試中心報了名。拿回報名表到人事科蓋章,那位中層干部正好也在人事科,他慍怒地看著我,我趕忙解釋說是因為他的話我聽進去了,所以才去報考。他這時才笑了,他說他是因為聽進去我的話,所以才沒去報考的。就這樣陰差陽錯,不該考的人考上了,該考的人沒去考。現在想來,當初閨蜜M家里的陽臺正對著的不是衛生院的大門,而是作家協會的大門,或是某文化部門,我的命運是不是會改寫。 讓理想拐個彎兒 文/白俊華 兒子讀高二,年齡雖小,但志存高遠。每每與他聊天,他都堅定地表示:自己一定能考上名牌大學。我知道,兒子學習很用功,在同年組1200多名學生里,他的排名也一直靠前。這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。 但是,每次聊天,我在給予他贊賞和鼓勵的同時,都要對他講:“考上名牌大學當然好,你有這樣的想法,爸爸很高興。而且,一直以來,你都很努力。可是,你想過沒有,萬一到時候你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,該如何應對?”我說:“你現在主要考慮的,是如何努力學習。但有些事情,也要自己好好地想一想。” 兒子靜靜地看著我,若有所思。其實,我并不是想打擊兒子的積極性,只是覺得,現在的他已經到了應該學會面對風雨和挫折的時候了。如果一味地鼓勵而不加以節制,倘若那一天真正到來了,因為沒有任何思想準備,他到底能不能經受住沉重的打擊,還是一個未知數。 有一天晚飯后,我和兒子坐在沙發上看電視。兒子突然問我:“爸,如果我真考不上自己想去的名牌大學,那該怎么辦?” “適合自己的,才是最好的。”我說,“假使你高考時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,不妨改變一下追尋目標的方向,另辟一條路出來。有時,讓理想拐個彎兒,就可以找到一片更廣闊的天地!” 兒子思索片刻,點點頭,然后鉆進自己的房間,又捧起了書本。 我想,兒子對我說的話不可能全部理解,但最起碼有了一些認知和感悟。 孔子曾說: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。意思是:如果我的主張行不通,就乘上木筏到海外去。這雖是迫不得已的選擇,但如果不這樣,到頭來,就極有可能撞得頭破血流。 有一個諾貝爾獎得主,他的成功就緣于“改道。”上中學時,他的父母曾為他選擇了文學創作這條路。可是,只上了一個學期,老師就給他寫下了這樣的評語:該學生很用功,但過分拘泥,這樣的人即使有著完美的品德,也絕對不可能在文學上有所成就。沒辦法,他又改學油畫。誰知,他既不關心構圖,又不會調色,對藝術的理解能力很差。后來,有一位化學老師發現他做事一絲不茍,很具備做化學實驗應有的品格。于是,就建議他的父母,讓他改學化學。這一次,他智慧的火花被點燃了。他的化學成績始終在同學中遙遙領先。最終,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。他,就是德國化學家、首次成功人工合成香料的科學家——奧托·瓦拉赫。 很多時候,我們教育子女,總是讓他們沿著既定的同一的目標前行,到頭來,實現目標的當然滿臉興奮,而沒有實現目標的,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。在我的身邊,就有過這樣的例子,一個女孩因為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,在父母的責怪和深深的自責中不能自拔,最終跳樓自殺,令人扼腕嘆息。 其實,人生中的許多失敗,不是因為我們努力不夠,而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那條路。當一條路走到盡頭,沒有發現心怡的風景,不妨拐個彎兒,走上另一個路口,或許就能激發內在的潛能,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,直至攀上輝煌的頂峰。 教育子女如此,我們也應如此。 >>>更多美文:好文章
木梓樹是大別山中最常見的樹,家鄉的土地上,隔三岔五,便有這樣一棵棵隨意生長在田埂上、山坡上的樹。 在我的家鄉,并沒有人特意地去栽培木梓樹。不知是貪食的鳥兒銜來的,還是秋風給吹來的種子,就那么不經意的,田埂上或者土山坡上,這里那里會長出一棵兩棵木梓樹。 木梓樹小時樹干細嫩而且光滑,當年能長到一米多高,成年后,樹皮便一塊塊呈不規則狀,斑斑駁駁,寫滿了歲月的滄桑。進入壯年時期,木梓樹便橫生出無數的枝丫,在空中恣意生長,它不像松樹,也不像柏樹那樣樹干筆直,受到人們的喜愛。木梓樹的材質不能用來建房,也不能用來做各種家具。當生命終結的時候,它只能被送進農家的灶臺中。 春天來了,杏花開了,李花開了,杜鵑花染紅了整片山坡,整個村莊都被花兒包圍了的時候,木梓樹則依然不動聲色,連一片點綴的綠葉尖尖都沒有出現,黑黢黢的枝干伸向春風蕩漾的天空。如有踏青的人們從它的身邊走過,眼神兒這時都不會朝它投去一瞥。等到春天轟轟烈烈的過去,夏天已經隨著蟬聲降臨,木梓樹才遲遲地綻開花兒,這時,它已經綠葉扶疏,大樹像一個寫意的水彩畫留在田野上。 木梓樹的花躲在繁茂的綠葉中,如果不留神,你不會看出它正在綻放青春。細小的花序排列起來,像北方大地上的粟米,低垂著,處子般羞答答的。這時,自然界各種花兒都已經謝幕,張著鼻子的蜂農們便會帶著他們的隊伍,轟轟烈烈地過來——整棵木梓樹便成了蜜蜂的樂園。農人們走在樹下,便會聽到蜜蜂在竊竊私語,那翅膀振動的聲音,仿佛在召開一場小型的音樂會。 夏天多雨,也多風。風來了的時候,木梓樹顯得有些孤單,它以一己之力,抵抗著風雨。風雨過后,一地的殘枝碎葉,但它不抱怨,該生長則生長,該結果照樣結果,樹上的果實,像一串串綠珍珠,與綠葉相伴相依。秋天是百花凋零、萬木蕭索的時節,但秋天卻是家鄉的木梓樹展示青春的T臺。一片片木梓樹葉憋足了勁兒,精心裝扮著自己。那樹葉先是有淡淡的黃,那黃不是枯萎的焦黃,而是如用油彩涂抹了一般。再接著出現了紅色,一種透明的紅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紅又慢慢地變深,成為赭色。但樹葉們仿佛懂得色彩的搭配,整棵樹先是有一小部分變黃,這時樹的主色調還是綠色,黃色則是點綴。再等到黃色染成了紅色,綠葉又開始變黃。整個秋天,木梓樹都是五彩繽紛的。這時,田野里的莊稼已經收割了,田野和山坡上的木梓樹,便成了大自然的主角。你沿著整個河川望去,在遠方蒼黛色的青山和白墻黑瓦的農舍映襯下,仿若一幅攤開的油畫。這時,遠遠近近寫生的畫家便會準時趕來,擺開畫架,要把我家鄉的美麗收藏在心中和畫作里。 冬天寒風呼嘯的時節,木梓樹也開始陸續卸下華麗的外衣,但這時,在錯落無序的枝干間,卻綻開了一束束白色的恍若花朵的果實。這是木梓樹奮斗了一年的收獲。這種果實的內外都是油脂,但用途不同。外面白色的一層叫皮油,堅硬的殼里叫籽油。皮油可以用來做蠟燭、肥皂,籽油過去主要用來照明。 木梓樹的學名叫烏桕樹,但我的家鄉不這樣稱呼。因為,木梓樹不僅指一種經濟作物,在游子的心中,那是家鄉的象征。桑梓之地,父母之邦。正如《詩·小雅·小弁》中所言:“維桑與梓,必恭敬止。”所以,家鄉田野上的木梓樹,始終是游子心中的向往。 >>>更多美文:優美散文
周末在家整理書房,無意間抖落出一封信。信,夾在一本厚厚的書中,沒有信封,紙已發黃,折疊得齊齊整整。我小心地打開,一行又一行熟悉的字跡撲面而來,這是父親的字跡,是父親三十多年前寫給我的信。 我高中一畢業就去當了兵。軍營駐扎在陜西華縣的秦嶺山下,離家有千里之遙,條件十分艱苦。也許是參軍時年齡還小,或許是從未出過遠門,父親對我總是放心不下,經常給我寫信,告訴我家中的情況和家鄉的變化,讓我不要想家,在部隊好好干,聽首長的話。家書抵萬金。固守在窮鄉僻壤的山溝里,除了訓練還是訓練,生活單調、乏味,如此狀況下,親人的來信成為我和戰友們每天翹首以待的精神慰藉。這不,每天見到通訊員從營部取報紙回來,戰友們就會一窩蜂地圍上去,急切地詢問有沒有自己的信件。拿到信的,一邊走一邊忙不迭地撕開信封,找一個僻靜處,如饑似渴地讀起來。沒收到信的,難免有些失落,覺得心里空蕩蕩的。 父親的來信通常不長,每次大多是兩三頁紙。我總嫌短,幾眼就看完了,有著不過癮的感覺。其實父親已下了最大功夫,對于只有初小文化的他,每次給我寫信都是很吃力的,有些字不會寫,還得要請教有文化的人。父親的每封來信均沒有標點符號,字寫的很大,且有不少的錯字、白字。我看父親的信經常是連估帶猜,明白個大體意思。正因為如此,我極其珍惜父親的來信,每封來信總要反復看上幾遍,生怕漏掉一個字,有時真的是把整封信吞下去了,然后再細細地一字一句地品味,琢磨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。 父親的信在我的記憶中進進出出,大概算一算,三年里應有五六十封了。遺憾的是,幾經搬家,父親的信也不知流落何方。書房里偶然發現的這封家書,于我而言,如獲至寶。 我突然地想,父親與我書信來來回回,緣何只有此信在幾十年后與我再次見面?想來想去,就一個答案:是九泉之下的父親,留給我的一個念想。 這封家書寫于1981年6月16日,再確切一點,是6月16日的中午。父親在縣城的一個集體企業工作,是個實在人,平時話也不多,這封信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,只是告訴我,他的大兒子、我的哥哥從鄉下調回縣城工作了,在新的單位表現很好,獎金是全額的;再告訴我,家門口的爛泥路已經修成了寬寬長長的柏油路;最后依然是那句話:“不要遠念,祝你的工作前進!” 父親的書信如同他的為人,平實,樂觀,向上。信里沒有什么大道理,他也講不出什么大道理,可我總是企盼著父親的來信,也總是認真地回復著父親的每封來信。 綠色軍營的三年,血氣方剛的歲月。父親的來信,這一封又一封的家書,撫平了我的思鄉之情,催著我不斷地向前走。 如今,父親已長眠地下二十七年,想想,如還活著,應是九十四歲了。陰陽兩隔,再多的牽掛也已無法相敘。今年清明,我只有帶著這封家書去掃墓,告訴父親:我們一切都好! >>>更多美文:情感日志
RR11DD45CEF55WEFE